燈塔的來由源自當地一件真人真事。在民國 26 年的時候,一艘美國郵輪名叫胡佛總統號 ( President Hoover ) 從日本前往新加坡的途中不幸偏離了航道,並在綠島公館外海觸礁擱淺,幸而得到綠島的居民奮勇協助拯救,將所有乘客及船員合計約 1,000 多人全部安全營救上岸,後來美國政府為報答他們的恩德,於是透過紅十字會捐錢資助興建這座高 33.3 公尺的燈塔。
可惜在二次大戰時,一次空襲毀壞了燈塔,因此在民國 37 年 ( 1948年 ) 由民國政府重新修建,並形成今日所見的外貌。
燈塔矗立於機場跑道北端的海峽岬上,在塔頂上可俯瞰全島的優美景色,藍天白雲配合純白色的塔身,給人悠閒舒適的感覺,因此亦成為遊客留倩影的最佳景致。 這座燈塔不但使綠島民眾的的義行廣泛流傳,同時也吸引了不少遊人前往觀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