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紹修書院旁的「儒生村」,在此可體驗儒家婚禮,過程也簡單。儒家婚禮沒太多排場,多以《禮記》的「六禮」為準,新郎新娘各有伴娘二人打點,案頭上只有柏枝、乾果,雌雄雞隻各一作禮物。一切準備就緒後,開始拜堂:樂隊先敲鑼打鼓,女方則以一幅「二姓之合,壽福之源」的綉布舉高至臉前作嬌羞狀,並互相鞠躬,主禮者則唸頌「迎親書 」,着作妻子的禮儀之範等,期間新郎則要不停斟酒和灑酒在地,以稟告天地,合巹交杯就算是禮成!下一步,則可讓遊客 DIY 米餅,以大木槌狠狠地舂,搓弄一番後再舂,待糯米均勻後就可食用,口感 Q 韌。
意猶未盡的,還可在儒生村茅舍稍居一晚,為仿照昔日士人府第建造,有點像四合院的圍落,房內則像榻榻米,中央是空庭,沒有冷氣或上網,晚上可與友人觀星或玩撲克,部分房子擺有當年學生(人偶)的學習情況,還播放着讀書聲。住此茅舍是不俗的體驗,唯一不便是淋浴和洗手間在房舍之外,晚上「人有三急」要乘涼風外出 —— 因那時朝鮮人仍覺「廁所」是污穢之地,故設在房外以保持居住清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