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魔祭每年都定在 8 月的 2 - 7 日,至今已逾 250 年歷史。它的由來,大致有兩個說法,一是青森的夏天極熱,農夫易感睏累,故藉祭典趕跑睡魔(ねぶた),並有祈求五穀豐收之意;也有說它來自室町時代,京都的大名在盂蘭盆會祭祀之際製作了一盞 6 尺的大燈籠,人民為之驚歎,傳說這大燈籠便是佞武多的起源。
睡魔祭中的「主角」,有民間故事源義經與弁慶,或中國三國的劉關張等,架採用木製,配合鐵絲製作,然後以和紙張貼,並由佞武多師親自揮筆繪畫,其題材與形式,和台灣燈會可謂花開兩朵,各表一支。1 台睡魔巨燈通常有約 20 多人協力演出,今年約有 20 台展出,吆喝着「la-se、la-se」從青森火車站出發至弘前城繞一圈,在夜色中看,發光公仔宛如有生命的舞動着,路邊小食亭則有煙熏肉串,氣氛 high 到無倫。
而在各列隊伍前方為睡魔開路的「跳人」,有帶動暖場的作用,跳唱俱佳,男女老少穿着纏着銅鈴的和式浴衣,兩肩斜綁紅黃色布條,加上戴着花斗笠;末了,幾個大型睡魔燈籠會漂浮到海面上,並在青森港放煙火,更有驅除惡魔之意!

15/04/2013 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