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打邊爐都喜愛買「蟹柳」做配料,而本來蟹柳買回來都會有一個透明塑膠套包住,不過,一般出外打邊爐,火鍋店都會幫忙除去套子,令大家不至於連套食。但台灣一家火鍋店,指經營了5,6年一直都是將蟹柳連套一起放入鍋內煲熟,誰知有外賣顧客不滿,以此為由投訴,令火鍋店最後要免單。
近日,台灣因「蟹柳」是否連套煮而引起了熱議。一名火鍋店老闆在Facebook群組「爆料公社」大呻不滿,事源一名外賣顧客以「蟹肉棒塑膠套沒拆、火鍋太燙,整鍋都塑化劑不敢吃為由」向外賣平台投訴,要求免去整張單不付錢,令店舖蝕了台幣170 (港幣$44)。
老闆對此十分不忿「火鍋都吃完了,還說蟹肉棒沒有拆有塑化劑,又說火鍋太燙,消費者騙吃騙喝道行那麼高,熊貓還能退錢170元,難怪大家都說熊貓消費者乞丐太多了!」而她透露,開店5,6年煮蟹柳從來都無將塑膠套拆下才煮,就連他的顧客也指不用,更說:「要拆不拆是我們店家的事情,這樣子就會吃死人嗎?最後還不是把火鍋吃掉了,整個吃完了,我也沒看見你死掉,錢就已經很難賺了,又被抽那麼高,真的是」。
帖文一出,即刻引起了很多網民討論究竟是連套煮,還是要拆開才煮蟹柳?原來在台灣大家都普遍沒有要拆開才煮的概念,網民紛紛好奇「原來要拆才煮喔?我在家煮也是直接丟進去煮完要吃再拆」、「小時候不知道要拆,長大後才知道+」,甚至擔心拆開來煮會令蟹肉散掉。不過,有網民提醒「塑膠的東西本來就不能下鍋煮啊⋯外送小火鍋不都是煮好的怎麼會沒拆,就算以前都沒拆,但這種跟食安有關的,有客人反應就該檢討一下吧」。
就此,應否拆開才煮蟹柳,其實台灣食藥署曾在Facebook「食用玩家-食藥署」中指出,煮蟹柳前記得先把外面的塑膠套拆掉,塑膠材質不建議置於長時間高溫煮的環境,建議不要嫌麻煩,多一個步驟、多一個保護。
資料來源:facebook@爆料公社
↓ 社群地圖企劃!立即入APP參加!↓

↓立即睇打卡熱點/地道隱世美食/必買手信等!↓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