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最新研究指出感染新冠肺炎可能會損害或萎縮腦部組織,而影響的區域與嗅覺有關。同時對於輕症患者,都有可能受影響。
據《紐約時報》報導,牛津大學神經科學副教授杜奧(Gwenaëlle Douaud)發表最新一份新冠病毒最新研究。當中共有785名介乎51至81歲的參與者,參與者每人相隔三年內要接受2次腦部掃描,及一些基本的認知測試。期間共有401名參與者感染了新冠肺炎,而所有參與者均在20年3月至21年4月期間感染。當中有384名參與者則無感染新冠肺炎,組成一個對照組。
隨住年齡增長,人們每年都會失去一小部分灰質,大概損失率為0.2%-0.3%之間,研究發現新冠患者腦部灰質損失較多。患者在感染後4.5個月後接受了第2次腦部掃描,發現比起無感染者腦部損害更多,3年內不同大腦區域的灰質損失率高達0.2%-2%,失去更多腦容量,同時結果顯示其他腦部區域均有受損。萎縮及損傷部分主要與大腦嗅覺區域有關,當中一些區域或涉及其他大腦功能。負責研究的的博士Gwenaëlle Douaud表示即使輕症患者都會受影響,至於病到要送院治療的15位參加者,他們大腦的萎縮程度比輕症患者更嚴重。
除了腦部掃描,他們還進行了認知測試Trail Making Test,發現無感染者的人表現更好,然後腦部組織損害最嚴重的人,在測試中表現最差。
未有參與研究的專家表示,這項研究極具價值。不過即使有了結果,也尚未清楚會有何影響,也不一定代表這會構成持久損害,但也不排除有可能損害思維、記憶等方面。至於耶魯大學醫學院神經系統感染和全球神經病學主任 Serena Spudich指,這項研究數據非常令人信服,表明感染新冠肺炎會對大腦產生一些變化。不過也不想太快下定論,若說對身體造成長期損害,說法有點牽強,更加不想因此嚇唬大眾。
來源:紐約時報
↓ 全港最大的室內運動遊樂場! / 超過20款運動設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