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可能以為只有感染新冠肺炎才會出現新冠後遺症(又名:長新冠),但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林庭瑀博士則指,歐洲有調查發現經過2年長時間抗疫,即使無感染過新冠肺炎,一樣會在生理及心理上出現長新冠症狀。
長新冠是新肺炎後遺症的統稱,不少人康復後都會出現與新冠肺炎相似的病徵,並至少維持2個月影響日常生活。早前,美國就有一名女編劇不敵長新冠帶來的痛苦,久久不能治癒飽受折磨,而選擇輕生,因此長新冠帶來的影響絕對不容忽視。
以下為21個長新冠主要病徵:
- 極度疲倦/疲乏
- 呼吸急促
- 胸痛或抽緊
- 心悸
- 暈眩
- 記憶力差
- 注意力失調/頭腦迷糊
- 睡眠困難/失眠
- 焦慮
- 抑鬱
- 關節疼痛
- 噁心
- 腹瀉
- 胃痛
- 食慾不振
- 高燒
- 持續咳嗽
- 頭痛
- 喉嚨痛
- 嗅覺或味覺改變
- 皮疹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與流行病學研究所林庭瑀博士在《新冠肺炎防疫科學園地》直播中表示,初時研究只探討長新冠對感染者的影響,後來再比較感染者與非感染者的生理及心理上的長新冠症狀。英國研究發現在11-17歲青少年身上,有一半人會出現長新冠症狀,當中確診者佔據了6成,而其中44%會出現2種以上長新冠病徵,例如發冷、疲勞、失去嗅覺、注意力失調等。
至於非感染者同時都會出現長新冠症狀,根據丹麥PedsQL生活品質問卷調查中,針對以下身體、心理、社會與教育四方面,發現非感染兒童的評分比感染者還要低分。他們的身體及心理同樣受到波及,全因長期要擔憂會否受到感染,以及長期封鎖等隔離措施,令他們造成心理影響,引致失眠等相關問題,因此非確診均會出現新冠後遺症。而且比例還要明顯增加,生活品質亦下降。
此外,台灣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附和,若兒童、青少年沒接種疫苗,即使沒有染病也可能會出現長新冠病徵,以這將會是無法估計的健康損失,而長新冠對於長者更加危險及嚴重。
↓ 【送禮】大派主題樂園門票100張!↓↓
↓ 社群地圖企劃!立即入APP參加!↓
↓ 社群地圖企劃!立即入APP參加!↓

↓必收藏!香港咖啡地圖2023!↓
↓精選50間咖啡店(附評分)!即睇詳細介紹↓
↓精選50間咖啡店(附評分)!即睇詳細介紹↓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