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東京殘奧會(帕奧)今晚(24日)開幕,今屆香港隊將派24名運動員出戰8個運動項目。殘奧會中各個項目會根據運動員不同殘障程度分級比賽,例如香港「神奇小子」蘇樺偉至今仍然是男子T36級200米徑賽跑殘疾人士世界紀錄保持者,而T36級代表點解、獲殘奧七金「五朝元老」劍擊手余翠怡參加的A級代表咩?以下為大家簡單介紹殘奧每個運動項目的分級系統,每個級別裡英文字母及數字的背後意思。
射箭 / 田徑 / 羽毛球 / 硬地滾球 / 馬術 / 劍擊 / 游泳 / 乒乓球 / 籃球 / 獨木舟 / 單車 / 5人制盲人足球 / 盲人門球 / 柔道 / 舉重 / 划艇 / 射擊 / 坐式排球 / 跆拳道 / 三項鐵人 / 輪椅欖球 / 輪椅網球
↓↓ 詳看殘奧賽程時間表 繼續撐香港運動員! ↓↓
↓↓ 順便睇埋港版日本偽旅行 自製專屬杯麵、歎A5和牛鐵板燒 ↓↓
殘奧會為何有分級制度?
按照公平原則,讓運動員能夠與殘疾種類及程度相似的對手比賽,殘奧會在各項目根據運動員不同殘障程度而進行分級,整體而言可分為以下三大類:身體殘障(肌肉力量受損、被動運動範圍受損、肢體虛弱、腿長不等、身材矮小、肌肉緊張、動作不協調、不自主運動)、視力障礙及智力障礙。不同運動項目的分級系統不同,並由國際聯合會(IF)制定,IF同時定期檢討分級系統。
射箭
符合條件:身體殘障運動員
東京殘奧共有W1級及公開級射箭比賽,其中公開級包括W2級及ST級。
- W1級:四肢殘障需要使用輪椅的運動員
- 公開級(W2級及ST級):腿部障礙需要使用輪椅的運動員、有平衝障礙的運動員,以及站立或坐在椅上完成射箭之運動員
田徑
符合條件:身體障礙、視力障礙或智力障礙運動員
殘奧會田徑項目分級由字母T或F + 數字組成,T代表「徑賽」、F代表「田賽」,每類再按照類型(首個數字)及殘障程度劃分,第二個數字愈小代表殘障程度愈大。
- T/F11、T/F12、T/F13級:視力殘障運動員
- T/F20級:智力殘障運動員
- T/F30級:協調性殘障運動員(肌肉緊張、動作不協調、不自主運動),此類殘障一般由腦癱或大腦損傷造成,
T/F31、T/F32、T/F33、T/F34級:採用輪椅比賽運動員
T/F35、T/F36、T/F37、T/F38級:採用站姿比賽運動員 - T/F40、T/F41級:身材矮小運動員
T/F42、T/F43、T/F44級:腿部缺失、腿部長度不等、肌肉力量受損或腿部被動運動範圍受損,採用站姿比賽運動員
T/F45、T/F46、T/F47級:手臂缺失、手臂肌肉力量不足或手臂被動運動範圍受損,採用站姿比賽運動員 - T/F51、T/F52、T/F53、T/F54、T/F55、T/F56、T/F57級:肌肉力量殘障、運動範圍受限、四肢缺失、腿長不等,採用站姿比賽運動員,此類殘障由頸髓損傷、脊髓損傷、截肢、功能障礙導致
- T/F61、T/F62、T/F63、T/F64級:腿部截肢運動員,佩戴假肢採用站姿比賽
羽毛球
- WH1級:雙腿和軀幹殘疾運動員,使用輪椅比賽
- WH2級:單腿或雙腿殘疾但軀幹輕度或無殘疾運動員,使用輪椅比賽
- SL3級:單腿或雙腿殘疾,行走或跑步平衡差的運動員,採用站姿比賽
- SL4級:與SL3相比殘疾程度較低,單腿或雙腿殘疾,走路或跑步平衡輕度殘疾運動員
- SU5級:上肢(握拍手或非握拍手)殘疾運動員
- SH6級:矮小運動員
馬術
符合條件:身體或視力殘障運動員
在盛裝舞步比賽中,運動員根據身體、視力殘障共分五個級別,級別愈低代表運動員活動限制愈大。
- I級:四肢及軀幹嚴重殘疾
- II級:軀幹殘疾嚴重,手臂、腿部輕度殘疾
- III級:雙腿嚴重殘疾,軀幹輕度或無殘疾,或手臂、腿、軀幹中等殘疾
- IV級:雙臂嚴重殘疾或萎縮,或四肢中度殘疾或身材矮小,包括視力嚴重殘疾或盲人(B1級)
- V級:動作或肌肉力量受限,四肢之一萎縮或四肢中的兩肢中度萎縮,包括視力殘疾運動員(B2級)
硬地滾球
符合條件:身體殘障運動員
硬地滾球男女運動員同場競技,根據殘疾類型及級別分為四級(BC1-4),比賽規則按分級進行調整。
- BC1級:協調性受損導致腿、手臂、軀幹受影響運動員。可抓球、扔球不需輔助設備;可控制腿部運動員允許用腳踢球
- BC2級:軀幹控制和手臂功能優於BC1級之運動員
- BC3級:由大腦或非大腦原因導致手臂、腿部功能嚴重受限,軀幹控制差或無法控制。可使用斜道或其他輔助設備,並在助理員幫助下滾球
- BC4級:包括非大腦起源導致殘障運動員,包括:肌肉萎縮症、脊髓損傷或截肢。通常使用鐘擺揮動球,以及可能戴上手套保持抓球
輪椅劍擊
符合條件:身體殘障運動員
將運動員分成三個級別並歸入A級(3級和4級)及B級(2級)。
- 2級:具有良好坐姿平衡和正常擊劍臂的運動員;或不完全四肢癱瘓,擊劍臂受的影響最小,坐姿平衝良好
- 3級:具有良好坐姿平衡的運動員,無需腿部支撐,正常擊劍臂
- 4級:具有良好坐姿平衡的運動員,需腿部支撐,正常擊劍臂
游泳
符合條件:身體殘障、視力殘障或智力殘障運動員
游泳分為14個級別,以S或SB加數字組成,S代表自由泳、蝶泳和背泳、SB代表蛙泳、SM代表個人混合泳
- S1/SB1至S10/SB10級:身體殘障運動員
- S11/SB11至S13/SB13級:視力殘障運動員
- S14/SB14級:智力殘障運動員
乒乓球
符合條件:身體或智力殘障運動員
- C1至C5級:輪椅運動員
- C6至C10級:站立比賽運動員
- C11級:智力殘障運動員
籃球
身體殘障類型不同的運動員可共同參加輪椅籃球比賽。所有運動員必須搭乘輪椅且腿部和手臂有殘疾。比如,運動員需要有截肢或截癱。並非所有參賽球員平時生活中也使用輪椅,但比賽中必須使用。
每位選手根據自己身體的活動能力獲得分值,1.0分代表運動員只有最低身體功能等級(低分值),4.5分代表運動員擁有最高身體功能等級(高分值)。由於大多數運動員手臂、手部功能健全,不同級別運動員之間的主要區別是軀幹控制力和坐姿平衡力,平衡力是他們前傾、側傾身體完成接球和傳球的保障。每隊12人,5人上場比賽。五位場上球員分值最多不能超過14分。
獨木舟
- KL1級:運動員軀幹狹小、沒有腿部功能,用肩膀和手臂划槳
- KL2級:運動員可以部分使用雙腿和軀幹
- KL3級:運動員有部分軀幹和腿部功能。他們可以通過軀幹前屈坐立在皮艇中,通過擺腿和臀部搖槳
單車
根據殘障程度分C(單車)、H(手搖單車)、T(三輪單車)、B(雙人單車)四個類別比賽,數字愈小表示殘障程度愈嚴重。
- H1、H2、H3、H4級:H1級代表沒有任何軀幹及腿部功能、手臂功能有限運動員,如:脊髓損傷;H4級代表沒有腿部功能但軀幹及手臂功能良好運動員
H5級:腿部截肢、截癱或輕度至中度不自主運動或不協調運動員,可以跪姿(HK)進行比賽,利用手臂及軀幹加速 - C1、C2、C3、C4、C5級:四肢萎縮、肌肉力量或動作範圍受限、殘疾導致協調性受限運動員,C1殘障最嚴重、C5最低
- T1、T2級:平衡力欠佳和/或由於肌肉緊張、動作不協調、非自主運動員原因限制踩踏板之運動員
- B1、B2、B3級:視力障礙運動員,與前面有視力單車手一起比賽
5人制盲人足球
殘奧項目面向B1級盲人運動員,除門將以外全盲,有些人對光有最低級別感知,因此四位非門將球員必須佩戴黑色眼罩以保證比賽公平。
盲人門球
符合條件:視力殘障運動員
B1、B2、B3級:球員部分或全部失明(B1),所有球員必須佩戴黑色眼罩
柔道
符合條件:視力殘障運動員
B1、B2、B3級:球員部分或全部失明(B1),所有運動員同場競技
舉重
符合條件:腿部、臀部殘疾運動員
只有一個級別,比賽分不同重量級
划艇
符合條件:身體或視力殘障運動員
- PR1級:軀幹功能缺失或最低運動員,主要用手臂和/或肩膀發力;參加單槳比賽(男子/女子)
- PR2級:軀幹功能健全運動員,可用軀幹、手臂、肩膀發力;參加雙槳比賽(混合)
- PR3級:運動員雙腿、軀幹、手臂、肩膀有殘餘功能,並包括視力殘障運動員;參加四人有舵手比賽(混合),船上最多可以有兩位視力殘障運動員
射擊
分級根據運動員殘疾級別以及是否能夠用手臂(手或胳膊)持槍決定。三個運動級別分別是SH1手槍、SH1步槍(可以用手臂持槍)以及SH2步槍(無法用手臂持槍,因此需要使用支架)。
- SH1級手槍:至少影響一條手臂和/或一條腿,比如:截肢或脊髓損傷造成的殘疾運動員,同一比賽中有運動員採用坐姿比賽;部分則用站姿比賽
- SH1級步槍:腿部殘疾運動員,同一比賽中有運動員採用坐姿比賽;部分則用站姿比賽
- SH2級:手臂殘疾(如:手臂截肢或先天性殘疾導致手臂肌肉無力或無知覺)運動員,需使用射擊架撐起步槍的重量,大部分運動員採用坐姿比賽
坐式排球
- VS1級:殘疾嚴重影響坐式排球的核心功能,如:腳踝或以上部位截肢、先天性四支短小或缺失、關節骨骼異常黏連導致膝蓋僵硬。肌肉緊張、動作不協調和非自主動作等
- VS2級:殘疾較VS1級輕,如:腳部截肢、腳踝僵硬、單手四個關節截肢,嚴重程度稍輕的肌肉緊張、動作不協調和非自主運動等
跆拳道
符合條件:手臂殘障運動員
- K43級:雙臂或雙腿殘疾運動員
- K44級:單臂或單腿殘疾運動員
三項鐵人
符合條件:身體或視力殘障運動員
男子(PTWC、PTS4、PTS5、PTVI)及女子(PTWC、PTS2、PTS5、PTVI)分別以四個組別進行比賽。
- PTWC1、PTWC2級(坐式):包括肌肉力量缺失、移動範圍缺失、四肢缺失如單腿或雙腿截肢、脊髓損傷導致截癱和四肢癱瘓,運動員使用手搖單車、臥式單車或輪椅進行長跑比賽。PTWC1及PTWC2兩級別同場競技
- PTS2至PTS5級:四肢殘障運動員,如:手臂和腿部截肢,可以在單車及長跑比賽中使用輔助設備
- PTVI1至PTVI3級:視力殘障運動員,單車比賽中採用雙人單車並有同性導航員輔助
輪椅欖球
符合條件:身體殘障運動員
位輪以橄欖球運動員根據身體功能獲得分值,0.5分代表運動員只有最低身體功能等級,3.5分代表運動員擁有最高身體功能等級。一支球隊由12名運動員組成,比賽中4名球員登場,四名場上球員的分值之和不能超過8分。派出女子運動員的一方每派出一位最高總分值可以獲得0.5分的加分。
輪椅網球
輪椅網球共分兩個級別,共通之處是運動員都有一條腿受影響。
- 公開級(Open Division):腿部有永久性身體殘疾,如:單腿或雙腿功能嚴重喪失
- 四肢傷殘級(Quad Division):除符合公開組資格以外,有一隻或兩隻手臂嚴重喪失功能,球員在控制球拍及輪椅有困難,或會利用球拍膠帶或輔助設備比賽
↓ 日本直送!適合一眾愛美養生人士!↓

↓ 大辣蝦米辣椒油 / 麻辣紅油辣醬!↓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