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除了各國運動員的表現之外,奧運其他細節亦非常值得留意。日本向來以著重細節見稱,加上今屆奧運以「環保永續」做主題,無論在獎牌、頒獎花束、頒獎台等各項都花上不少心機。以下為大家整理X大有關今屆東京奧運的趣聞和值得留意的細節位。
↓↓ 詳看東京奧運時間表、香港隊賽程、直播資訊 ↓↓↓
東京奧運冷知識1:吉祥物由小學生選出
今屆奧運吉祥物原來由專家審查3個候補名單,再由日本全國小學生決定!最終由福岡縣設計師谷口亮的作品勝出,奧運吉祥物名為ミライトワ(Miraitowa,未來永遠郎),由日語的「未來」(mirai)和「永遠」(towa)組成,寓意有個充滿永恆希望的未來。採用藍白色傳統「市松模樣」方格圖案,用色呼應東奧會徽設計,同時向日本傳統及現代文化致敬,未來永遠郎性格活潑,運動力驚人,擁有超能力的他可以瞬間移動到想去的地方。
殘奧吉祥物則叫ソメイティ(染井吉,someity),來自日語染井吉野及英語「so mighty」,染井吉野是日本廣受熟悉的櫻花品種;so mighty意指無所不能,染井吉擁有強大的心靈及力量,加上身穿「市松模樣」披風,可乘風飛翔甚至遙控物體移動。
東京奧運冷知識2:頒獎花束極具意義
曾在2016里約奧運及殘奧缺席的頒獎花束,今屆再度回歸奧運,而且更極具意義。今屆東奧及殘奧花束花材特意選用來自3.11大地震受災地區,希望藉著是次體育盛事向世界傳遞這些地區的魅力。為考慮到觀眾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花束,特別將花束設計成圓形,確保任何角度都可以欣賞到。花束更附帶吉祥物Miraitowa公仔,金、銀、銅牌各有所屬顏色。
▼點圖放大看頒獎花束花材及背後意思▼
東京奧運會冷知識3:獎牌由廢棄手機鑄造
今屆奧運的獎牌原來是由廢棄電子設備製成!奧組委從日本全國收集手機等小型電子設備,從中提煉成再生金屬製作約5,000杖獎牌,成為首屆奧運及殘奧會利用廢物回收方式可讓市民參與製作獎牌過程,同時符合今屆「環保永續」主題。而且為了讓獎牌可包含得獎者的情感,由獎牌採購到設計讓日本社會都參與製作過程,達到真正的「全民做獎牌」。
▼點圖放大獎牌設計▼
東京奧運冷知識4:奧運首個由回收塑膠物料製成的頒獎台
除了獎牌用廢棄家電鑄造之外,今屆更有奧運史上首個用回收塑膠物料製成的頒獎台。頒獎台由野老朝雄設計,象徵「多元融合」的方格圖紋立體地排列在頒獎台四周,將日本傳統設計轉為現代幾何圖案,而且同樣用上與會徽一樣的日本傳統顏色靛藍色。另外頒獎台上鑲嵌的奧運五環標誌及殘奧標誌,則是從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後為安頓受災家庭而設的臨時住宅中回收的鋁廢料製成。
▼回顧過去奧運頒獎台▼
東京奧運冷知識5:標誌採用日本傳統圖紋
這次東京奧運會採用了表示「多元融合」的日本傳統方格圖紋—市松模樣,方格圖案連續不斷,象徵永恆、擴展與繁榮。設計選用日本傳統色彩靛藍色,美觀雅緻。三種形狀不同的四角設計代表不同國家的文化和思想,傳達「多樣性及調和」信息,同時體現奧運及殘奧會推崇多樣性以促進世界連結的理念。
東京奧運冷知識6:紀念品揉合日本工藝特色
每屆奧運當然少不了紀念商品,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不少東奧紀念品實體店相繼倒閉,未能前往東京的遊客仍可以在網上商店購買紀念品。而且東奧與47都道府縣各地合作,推出「傳統工藝品系列」,向世界傳遞日本工藝魅力。例如:岩手的南部鐵器、鹿兒島的薩摩切子、群馬的高崎達磨等。因為傳統工藝品均為人手製作,有不少更已售罄!
▼點圖放大看東奧工藝紀念品▼
東京奧運冷知識7:場館巧妙設計無人卻像滿席
新國立競技場由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建築強調與環境共生。當中設計座位時,為讓空出來的短位置不會太顯眼,於是利用電腦隨機排列五種顏色,讓觀眾席看起來坐滿人。結果沒想到這個巧妙設計卻大派用場,就算沒有觀眾入場,東奧開幕禮看起來也像坐無虛席。
▼點圖放大看新國立競技場▼
東京奧運冷知識8:火炬利用3.11災區廢料製作
今屆奧運火炬由日本設計師吉岡德仁操刀,櫻花造型的火炬盡顯日本特色之外,並利用從3.11大地震災區臨時住宅回收的鋁廢料製成。他表示是從福島小學生所畫的櫻花得到靈感,並為受災居民燃點希望之火。
▼點圖放大看火炬細節▼
來源:Tokyo 2020 Olympics、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 生蠔 (廚師發辦) + Prosecco氣泡酒! ↓

↓精選50間咖啡店(附評分)!即睇詳細介紹↓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