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新劇《Emily in Paris》播出後即成為熱話,劇情講述美國人Emily到法國巴黎工作,並經歷不少美國與法國間的文化差異。劇中的法國人普遍個性懶散、男女關係隨便、喜歡煙駁煙,但法國人是否真的如此?曾在巴黎工作多年的Elaine Sciolino就在《紐約時報》撰文,指身邊的法國朋友一致作出反駁,另有法國YouTuber Justine Leconte指部分劇情根本與現實不乎。
《Emily in Paris》中的法國人普遍個性懶散、男女關係隨便、喜歡煙駁煙,不少法國人認為劇集立場偏頗,對法國人的描述不盡不實。《Emily in Paris》在法國影評網AlloCiné的評分亦僅得2.8分(5分為滿分)。法國YouTuber Justine Leconte和曾在巴黎工作多年的Elaine Sciolino,對《Emily in Paris》作出6大反駁。
1. 婚外情並不正常
▼點圖放大看詳情▼
點擊圖片放大
2. 法國人不會煙駁煙
▼點圖放大看詳情▼
點擊圖片放大
3. 法國人不懶散
▼點圖放大看詳情▼
點擊圖片放大
4. 不會以裸女作橋段
▼點圖放大看詳情▼
5. 法國人不會當面批評羞辱
▼點圖放大看詳情▼
6. Emily華麗打扮與巴黎格格不入
▼點圖放大看詳情▼
點擊圖片放大
雖然《Emily in Paris》對法國人的描述有偏頗和不正確,但仍有部分是真實的。
1. 傲慢的巴黎人
▼點圖放大看詳情▼
點擊圖片放大
2. 法國人說話較輕柔
▼點圖放大看詳情▼
點擊圖片放大
3. 不懂法文是大問題
▼點圖放大看詳情▼
點擊圖片放大
劇中,Sylvie向Emily道:「你來到巴黎,走進我的辦公室,就連法文你都不想學。你當整個城市是你的主題樂園,美食、性愛、酒,或許一點兒文化,一年後你就會回到你本來的地方。」而初次見面時,Sylvie直指到法國工作的Emily不諳法語是一大問題。

4. 顧客不是永遠對的
▼點圖放大看詳情▼
點擊圖片放大
法國Youtuber Justine Leconte指,在法國顧客被視為貴賓,大廚則是招待你的主人。在品嚐菜式前便提出反駁,是十分沒有禮貌的行為。所以在法國餐廳用餐,不要抱持「顧客永遠是對的」的心態。

完整影片:
來源:The New York Times, YouTube@Justine Leconte officiel, 《Emily in Paris》
U Lifestyle自家節目登錄《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