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英國不只有好的一面,在陌生的地方生活的必定會有不適應及難以習慣的事,在英國生活約十年的「再一次。英國」版主C爸就分享需要時間去接受的10件難頂位,包括日照時間大不同的天氣、交通問題、看醫生習慣等,大家不妨了解一下!
想睇更多移民資訊,或者想分享移民心得?即刻加入「香港人要移民」群組啦!
1. 夏天、冬天日照時間大不同
英國夏天日長夜短,晚上10時才天黑,但天氣炎熱起上來沒有冷氣都真是難受,但又無理由為這幾日而特意買冷氣機,最多穿少一點,露少少(腩)肉。不過最難受還是冬天, 早上8時多才出太陽,但下午4時多就天黑。基本上返工的話可以全日都看不到天光,再加上又濕又凍的天氣,會特別容易不開心,心情日日像是跌落谷底一般。
▼點圖放大看英國天氣▼
2. 地鐵凳污糟、巴士例遲
建議在倫敦搭地鐵(underground)就不要坐下,因為永遠不知道上一手的乘客在10年都不清潔的絨面凳做過什麼事。曾經有個電視節目將櫈去檢驗,入面有不少意想不到的東西存在,屎尿都算碎料,更生到野箘、有不同的毛髮同體液。
現在住倫敦外圍,巴士及火車仍然是遲少過15分鐘已經可以當成準時,還有不定期但都算頻密的暫停服務,我們的耐性就是這樣慢慢鍛鍊出來,需要預多一半時間等車就無大問題。
最後如果你住或者要去較偏遠的地方,買車飛、看時間表及找車站月台都是一個挑戰,而且開車時間及月台資料亦有可能隨時會變,所以一定要聽月台資料,不要顧著玩電話,C爸就試過看完球賽夜晚上錯車,遲了一個多小時才回到家...
3. 冬天壞熱水爐無人理
這個經驗就真是生不如死,C爸試過冬天嚴寒之下(最高氣溫只要1至2度)壞熱水爐,打去緊急熱線求助,接線生第一反應就問家中有沒有長期病患者及生命危在旦夕的人,當他發現沒有的時候只叫我穿多幾件衣服務及蓋多幾張棉被。原本預約好兩日後會處理,但他臨門一腳該早上向我說來不了要等多個週末,所以洗澡就要靠煲熱水及洗菜盤,而且要長時間穿羽絨來活動。
4.水電維修收費貴
這裡的水電及維修工程收費可以好高昂,價格可以好參差,隨時被人斬到一頸血。而且並不是你需要維修就隨時可以,預約維修工程可以等一段長時間,所以住在英國的人其實盡可能都由自己親自上馬,有機會真是要學一技傍身或者用來維生。
5. 調理農務
特別住House就要定期剪草、除雜草,如果植物生長到隔壁的屋又要修剪,其實都需要很多工夫,但亦有不少人是享受美化自己的花園。
6. 小病不看醫生
在這裡看醫生就不能預計像香港一般好服務,在英國生活的人其實有普通傷風、感冒、頭暈等都不會看醫生,通常自己去藥房買藥。小朋友發燒亦然,如果只發燒不夠幾天或有什麼併發症去看醫生都沒有用,有個朋友說醫生直接叫他帶小朋友返家中好好休養便可,不用再來看。而且在這裡看完醫生,藥要自己去配及買,而且一般輪候時間都頗長。
7. 女士買衣服煩腦
C媽屬於於身材比較矮小的哈比族人,外國人的衣服尺寸較大,所以在這裡的買衣服選擇較少,都可以轉買童裝,價錢較平又不用付稅,但款式比較青春,未必符合風格,試想一個中年婦人穿著一件七彩彩虹獨角獸上衣。另外,如平時喜歡穿著日韓服飾的就真是難買到。
8. 創意魚生刺身
C爸及C媽是忠實的魚生刺身fans,以前在香港平均一個月都會吃一餐,但移民後就沒有這個習慣,特別是以本地英國人為主的城市,有試過在超級市場看到三文魚及吞拿魚刺身,但樣子好像沒有什麼色澤。市中心都有壽司店,不過看完菜單就應該不想去食,壽司種類與香港明將壽司有得揮。話雖如此,這裡大部分食材又新鮮又抵食,就算出門食fine dining都抵食。
9. 蘇格蘭/印度/曼徹斯特口音
這個感受就十分個人,我們來了這麼久,仍然未習慣上述地方的口音,打電話去客戶服務熱線,還要是等很久才有人接聽的時候,遇著這些口音真是相當頭痛。但其實英國亦有很多不同地方的口音,包括我自己的港式口音,萬一真是聽不懂的時候,禮貌地叫對方說慢一點及講多次都無問題。
10. 早睡早起生活習慣
大家普遍早睡早起,小朋友晚上8時就上床,如果住在密度較高的地方或排屋,就要留意聲浪,因為這邊的屋都十分應聲。另外熱水爐需要預熱(都有即熱熱水爐,不過並非每間屋都有),每次只夠熱水給兩個人用,第三個人就要等半小時。
另外這裡沒有工人姐姐,來到英國洗衫、打掃、煮飯、陪小朋友玩要自己完成,尤其剛剛lockdown(封城)的時候,我要與小朋友單打獨鬥,體會就自然更深。你可以嘗試找外援鐘點姐姐,但我自己就未用過,但聽聞用後感就一般,價錢亦頗貴。
↓ 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最新打卡熱點/熱門美食等!↓

↓ 獨特松露香味,入口即感受到松露嘅濃郁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