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武漢肺炎)肆虐同時又正值冬季流感高峰期,兩者病徵容易混淆。大家都問一旦出現喉嚨痛、發燒、咳嗽,是否大機會患上武漢肺炎?到底新冠肺炎潛伏期有幾長?近日由梁智鴻醫生及高永文醫生推薦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護讀本》整理出武漢肺炎病徵、傳播途徑和潛伏期等資料,以下作簡單整理,一文分清武漢肺炎、流感、沙士和普通感冒,並附上外遊時的防疫措施。
新冠肺炎潛伏期有幾長?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潛伏期一般3至7天,由中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等37名專家所撰寫的研究「中國人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指,武漢肺炎的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
新冠肺炎點傳播?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可透過飛沫傳播、接觸性傳染或動物接觸傳染。
新冠肺炎有咩病徵症狀?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臨床症狀以發燒、 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相反鼻塞、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狀較少見,亦有少部份患者出現腹瀉。約半數患者在感染 1 周後會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可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當中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燒,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建議大家若出現發燒、乏力、肌肉酸痛、咳嗽、喉嚨痛、氣促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告訴醫生發病前兩周的旅行紀錄,以便快速做出診斷。
在台灣任醫學中心兒童急診科主任的謝宗學醫生亦於其Facebook專頁「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指,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的症狀不太典狀,難以單靠臨床症狀和其他感冒病毒作明顯的區別,而最大的不同是「幾乎沒有流鼻水」且「大多數是不帶痰的咳嗽」,但最終仍要透過PCR 篩檢才能確診。
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亦發布了「世衛及中國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聯合專家組考察報告」(WHO-China Joint Mission o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根據55924宗確診病例,分析了患者的病症。大部份患者有發燒、乾咳、倦怠、有痰的病徵,部份患者有呼吸急促、肌肉或關節痛、喉嚨痛、頭痛和發冷的病徵,少部份患者會感噁心或嘔吐。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亦表示,部份確診個案於發病初期病徵較輕微,並沒有明顯發燒,故即使只有咳嗽和喉嚨痛等病徵亦應多加留意。同時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擔心,未有病徵但帶病毒的「隱形病人」會導致社區爆發,建議大家盡量留在家中,減少人與人接觸,外出時要正確佩戴口罩和勤潔手。由中國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亦指出,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
新冠肺炎、沙士、流感和普通感冒比較:
疾病 | 病徵症狀 | 潛伏期 | 傳播途徑 | 預防方法 |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 發高燒(高於38°C)、四肢無力、倦怠、有痰、肌肉或關節痛、乾咳、呼吸急促、X光肺片花、神志不清、頭痛、喉嚨痛、發冷、噁心或嘔吐 | 7 - 24天 | 近距離飛沫傳播、接觸性傳染、透過動物接觸 | 勤洗手、量體溫、用酒精消毒液、佩戴外科口罩、不要接觸動物或野味 |
流感 | 高燒、咳嗽、流鼻水、打噴嚏、肌肉痛、嘔吐、腹瀉 | 1 - 4天。 | 咳嗽、打噴嚏或飛沫傳播、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 | 接種疫苗、保持雙手清潔、 佩戴外科口罩、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
沙士 | 發燒、發冷、顫抖、頭痛、疲倦或肌肉痛、肚瀉、咳嗽、呼吸困難 | 2 - 7天 | 近距離飛沫傳播、接觸性傳染 | 打噴嚏、咳嗽時遮掩口鼻、 勤洗手、少接觸口鼻、佩戴 外科口罩 |
普通感冒 | 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咳嗽、喉嚨痛、咽部不適 | 1天 | 飛沫傳播、直接接觸患者的鼻腔分泌物 | 勤洗手、佩戴口罩、增強抵抗力 |
↓ 簡單分享即有機會得獎!立即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