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ifeStyle
HK
Travel
Food
Beauty
Blog
Sky Post
e-zone
  • 會員登入/ 登記
  • 主頁
  • 遊玩情報
  • 全球目的地
  • 旅遊日曆
  • 行程
  • 景點
  • 主題特集
  • 影片專區
  • App獨家
  • 旅遊快搜
  • 會員專區
    • 行程管理
    • 我的資料
    • 會員活動
    • 專享優惠
    • 會員通訊
  • U Lifestyle商戶中心
  • 關於我們
關注我們
立即下載U Lifestyle手機應用程式
App Store Play Store
香港經濟日報版權所有©2023
ULifestyle
HK
Travel
Food
Beauty
Blog
Sky Post
e-zone
立即下載 U Lifestyle App
U Lifestyle商戶中心
熱門搜尋:
  • 大阪
  • 台北
  • 東京
  • 曼谷
  • 福岡
  • 首爾
  • 深圳
  • 京都
  • 澳門
  • 沖繩
UTravel
澳門快閃遊
郵輪公海遊
開關消息
日本
澳門
韓國
台灣
泰國
其他目的地
主題特集
影片專區
會員活動
專享優惠
分享
開關消息
facebook share
whatsapp share
line share
link_share
正在閱讀
日本旅遊前必讀10大禁忌與規矩 出發前應知道的注意事項/風俗
用 App 開啟
日本旅遊前必讀10大禁忌與規矩

日本旅遊前必讀10大禁忌與規矩 出發前應知道的注意事項/風俗

  • 日本自由行
  • 日本
  • 實用攻略
文: U Travel
2018.08.01
facebook share whatsapp share line share link share

港人愛到日本旅遊,每年「返鄉下」次數不少,2017年香港人訪日排名更排第四,非常厲害!但日本的禮儀知識你又知道多少呢?日本文化的核心是「不要為別人添麻煩」,所以有很多日常生活的小細節可能會跟香港、台灣等地有差異,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可能在當地是大忌!就算是乘電梯的站法,東京與大阪已經可能出現差異。去日本旅遊前,不妨留意以下幾點,不要讓日本人感到困擾,做個不失禮的旅客。

日本旅遊前必讀10大禁忌與規矩 出發前應知道的注意事項/風俗

日本旅遊前必讀10大禁忌與規矩 出發前應知道的注意事項/風俗

1. 不可亂拋垃圾、注意垃圾分類

日本的垃圾分類非常嚴格,不同縣的分類亦可能有所不同。簡單而言可以分為「可燃」(燃える/もえる)、「不可燃」(燃えない/もえない)、大型垃圾及瓶罐四大類。

「可燃」垃圾主要是紙類、塑膠袋、一般包裝袋、廚餘等;「不可燃」垃圾有玻璃、陶器、小型家電等。另外遊客較常產生的垃圾還有膠瓶(ペットボトル)及鋁罐(ピン)。

不可亂拋垃圾、注意垃圾分類

住酒店可能無須理會垃圾分類,但如果住Hostel或民宿的朋友就要留意了。以膠瓶飲料為例,外面的包裝招紙和瓶蓋是屬於「可燃」垃圾;瓶身則屬「瓶罐」,而且需要先洗淨。

基本上很難在日本路邊看到有垃圾桶出現,但千萬不要胡亂棄置垃圾!如果手上真的有垃圾需要丟掉的話,可以考慮到便利店、大型車站或商場找垃圾桶。另外一般自動販賣機旁亦有設置垃圾桶,但要留意是該販賣機專用,不要將所有瓶罐都丟到販賣機旁的垃圾桶!

不可亂拋垃圾、注意垃圾分類

2. 入屋請除鞋及放好、鞋尖應向外

入住日式旅館或坐榻榻米前都需要先除鞋,雖然一向服務貼心的日本有部份情況下工作人員會為你整理鞋子,但最好還是自己將鞋子放好、讓鞋尖向外。另外在景點看到寫著「土足禁止」的話應亦配合除鞋。

入屋請除鞋及放好、鞋尖應向外

3. 交通工具上手機須切換為靜音模式

在所有交通工具包括:鐵路、巴士,都需要切換為振動/靜音模式(マナーモード),同時亦不應在交通工具上大聲談話;如果戴耳筒聽音樂亦應注意音量,避免漏音影響到周圍的乘客。

日本鐵路的守則,大致與其他交通工具無異

如果戴耳筒聽音樂亦應注意音量,避免漏音影響到周圍的乘客。

4. 盡量避免在街上邊行邊食

日本與香港不同,沒有在街上邊行邊食的習慣。有些小吃店通常會在店內/外設置長椅,可以讓顧客吃喝完再逛其他地方。加上日本路邊幾乎沒有垃圾桶,加上食物和飲料可能會弄髒環境,所以在店內吃完馬上丟掉會比較方便。另外千萬不要在A店買東西然後在B店進食,這是非常沒禮貌的行為。

盡量避免在街上邊行邊食

雖然日本交通工具上沒有表明嚴禁飲食,但請儘量不要進食濃味的東西而影響到他人。

 

5. 不要胡亂在公眾場所拍攝

雖然明白大家出外旅遊對當地的風景很感興趣想拍照留為紀念,但要留意刻意去拍不認識的路人可能會引起紛爭。雖然在日本未經許可下拍攝人物並不犯法,但人們有拒絕被拍攝或拒絕對拍攝的照片被公開的權利。所以在拍照前最好先問准許可,獲得許可後亦應該在避免打擾到其他人的情況下拍照。

不要胡亂在公眾場所拍攝

6. 不要胡亂在公眾場所吸煙,想吸煙請到指定地方

在日本是禁止於路上吸煙。如果「煙癮起」的話,就要去指定吸煙區吸煙。一般而言,在較大型的車站附近都會設有指定吸煙區,便利店外、喫茶店也是可吸煙的地方。百貨公司及購物商場內都會設有吸煙區,不妨多留意地圖的指示。

不要胡亂在公眾場所吸煙

7. 乘扶手電梯的站法

在日本乘扶手電梯也有學問,在東京屬「左站右行」;在大阪卻與香港一樣是「左行右站」,而其他地區大多都屬「左站右行」。

在日本乘扶手電梯也有學問,在東京屬「左站右行」;在大阪卻與香港一樣是「左行右站」,而其他地區大多都屬「左站右行」。

在日本乘扶手電梯也有學問,在東京屬「左站右行」;在大阪卻與香港一樣是「左行右站」,而其他地區大多都屬「左站右行」。

8. 紋身者去溫泉/公眾浴場前要留意

在一般日本人的心目中,通常是與黑道有關的人才會紋身,所以很多溫泉、公眾浴場或海灘都對有紋身者敬而遠之,禁止他們進入。但是近年日本已開始放寬規定,而且可以透過網站Tattoo Spot查找可允許紋身者進入的溫泉/泳池等公眾場所。

紋身者去溫泉/公眾浴場前要留意

9. 浸溫泉/到公眾浴場要知道的禮儀:先沖身、束起長髮、毛巾不可放入池內

浸溫泉前需要沖淨身體才可以入池。毛巾只是擦背或抹身用,不可放在池內,只可放在池旁,或者可以仿傚日本人:把毛巾放到頭頂。

浸溫泉/到公眾浴場要知道的禮儀:先沖身、束起長髮、毛巾不可放入池內

10. 日本沒有付小費的習慣、付款最好將錢/卡放在盤上

在日本並沒有小費文化,給小費會被視為無禮的行為。如果受助於人而想道謝的話,送禮物比付小費更合適。

 

無論在餐廳或商店付款的時候,如果看到有盤子的話,請儘量將現金或信用卡放在盤上,不要直接親手交給店員,這是為了避免付款時出現爭論。店員有時亦會接受親手收下,但較多時候會示意客人請將現金放在盤子上。

付款最好將錢/卡放在盤上

 

來源:日本國家旅遊局 

圖片來源:Photo AC、新宿區役所、東京メトロ、東京都交通局

  • # 日本
  • # 日本自由行
  • # 日本禁忌

fb share whatsapp share line share link share
【免費贏Rollink可摺疊行李箱或旅行Mini Bag🎁】↓
↓立即分享旅行打卡靚相↓
↓【社群送禮】贏走總值$50,000獎品!↓↓
↓ 立即分享打卡蛋糕相!↓
即 like & follow 我哋,緊貼世界各地最新旅遊情報!
UTravel Facebook U TravelUTravel Instagram utravel

發表回應

立即登入發表意見
0個回應
miniprogram
下載App新會員送150積分換獎賞
miniprogram

最高瀏覽

更多>
  • 趕上海盜熱潮!記者開箱試住日本東京近郊「箱根酒店」 歐陸古堡風裝潢/食法國菜/登賊船尋寶
  • 東京9月發佈「流感注意報」 注意2大旅遊熱點!附官方預防流感指引
  • 3大航空推台北平機票 最平517起!包23kg行李、早去晚返

相關文章

攝影師教路!京都著和服5大最強影相角度攻略!影八坂塔絕密位置/平安神宮/巨型鳥居取景方法
玩樂
攝影師教路!京都著和服5大最強影相角度攻略!影八坂塔絕密位置/平安神宮/巨型鳥居取景方法
京都嵐山出現「觀光泡沫」 紅葉未到已人滿為患!造成3大嚴重問題
環球熱話
京都嵐山出現「觀光泡沫」 紅葉未到已人滿為患!造成3大嚴重問題
【飛女】登豬島與可愛豬仔自拍
玩樂
【飛女】登豬島與可愛豬仔自拍
日媒揭失德遊客日本湧現 力數7大遊客失德行為!公然周街便溺
環球熱話
日媒揭失德遊客日本湧現 力數7大遊客失德行為!公然周街便溺
分享
開關消息
facebook share
whatsapp share
line share
link_share
ajax loader
!
在計劃下段旅程嗎? emoji
Avatar
團長UU熊
在線上
UL App Icon
uubear
【請您食】泰式蛋糕200件!
即到《社群》參加!
一站式旅遊及消閒資訊網站
Apple Store Google Play
澳門快閃遊 郵輪公海遊 開關消息 日本 澳門 韓國 台灣 泰國 其他目的地 主題特集 影片專區 會員活動 專享優惠
熱門城市
香港 台北 東京 曼谷 首爾 深圳 大阪 京都 福岡 沖繩
熱門標籤
#ULifestyle商戶中心 #香港打卡蛋糕地圖 #環球美食社群熱話 #限時搶 #旅遊團長UU熊 #ULifestyle應用程式 #UJetso禮物放送 #旅遊 #旅遊熱話 #新西蘭 #峇里島 #富豪 #日本旅行 #日本 #台灣 #飛機 #航空公司 #澳門好去處
香港經濟日報版權所有©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