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想遇到「九宵驚魂」,但航機遇着不穩定氣流,甚至機件故障等事件時有發生,日前亞洲航空 AirAsia 一班由澳洲柏斯飛往吉隆坡的航機,早上 7 時起飛後引擎出現故障,根據 CNN 報導,有乘客於起飛後 1 小時聽到一邊引擎傳來巨響,其後全個機艙傳出不斷的震動,乘客形容為「感覺像坐在洗衣機頂」;未幾航機折返柏斯機場,期間機師更兩度透過廣播建議乘客祈禱,有乘客受驚哭泣,但從有網上流傳乘客自拍的片段可見,大部分乘客表現冷靜,降落時均做出「brace」的姿勢,最終航機於 10 時安全着陸,三百多位乘客結束虛驚一場。
航空網 Aerochapter 今日貼出一張據稱為當日 AirAsia 航機的引擎照片,圖中引擎前方的其中一塊扇葉從缺,估計扇葉是在航機飛行途中斷掉。(圖:Hafiz Firdaus Abdullah@facebook)疑問 01|【引擎出事 為何不關上?】
事件經由媒體廣泛報道,有網民質疑機師為何不關掉肇事引擎,令乘客飽受驚嚇,對此訪問曾任本地民航機師的九龍東立法會議員譚文豪,他認為:「就引擎故障的應變措施,機師會檢視多個因素去決定。其實機師可以從駕駛室標板的儀器中讀取到機身震盪幅度,當時的情況,應該未超出震動警告幅度。機師亦會睇埋引擎溫度等不同因素,採取相應對策。唔熄引擎的最大原因係,引擎始終提供飛行動力,例如原本有兩個(引擎),而家剩番 1.2 個,點都好過得番 1 個!」
「點解引擎咁化學?」不少網民都感到疑惑,譚文豪表示,航機在地時應已通過工程師安全檢查才起飛,而為何引擎扇葉會斷掉,成因難以估計:「可以是飛行時外來物撃中引擎,亦可能是扇葉本身出現金屬疲勞,或製造時已內藏細微裂縫。但可以肯定澳洲有關當局一定會徹查肇事原因。」(圖:經濟日報圖片庫)轉發引擎照片的馬航機師 Hafiz Firdaus Abdullah 分析,機師不關引擎的原因有二:1. 若引擎進入 idle power 的狀態(即減低效能而非完全停用)仍可支援航行,2. 如引擎關掉,震動仍會因氣流推動折斷扇葉而繼續,即係點都會震。疑問 02|【飛日本特別易遇上亂氣流?】
上述的機件故障情況尚算偶發,然而搭飛機難免會遇到不穩定氣流,不少人都會掉以輕心,但其實因氣流到而導致的機艙意外時有發生! 上周,美國聯合航空由巴拿馬飛往休斯敦的航班遇到強烈氣流,10 人受傷、有乘客須戴上頸箍、以擔架送院;而早前中國東方航空亦有巴黎飛昆明的航機於降落前遇到亂流,造成 4 人重傷、8 人輕傷、18 人入院。航機遇氣流的常見成因,有以下 4 種:
大多數發生在 8,000 至 15,000 呎上空的雲內,對於航機升降所造成的影響較大。B. 晴空亂流(Clear Air Turbulence)
不同速度的氣團相遇造成亂流,晴空中無法直接以肉眼或光學儀器看到,常見於噴流(Jet Stream)特別強的冬季。C. 山岳波(Mountain Wave Turbulence)
氣流經過高山,爬升後再下降引致亂流,連帶影響上空的氣流狀況,可能延伸至 2-20 倍的山脈高度。譚文豪表示,不少航機往返東京,飛近富士山一帶時,常會受到亂流影響。
D. 其他航機飛過所製造的氣流
道理像船隻駛過海面而引致的波浪,亦屬常見。
疑問 03|【遇到氣流時,機艙咩位置會「相對地」冇咁震?】
除了氣象觀測及其他航班報告可有助機師避開亂流,作為乘客可以點應對?譚文豪笑言:「基本上冇乜嘢可以做!」但建議航程中乘客在座的任何時候都應扣上安全帶,「唔好理 seatbelt sign 有冇着」,以防途中遇上預測不到的亂流。如果想「贏在起飛前」,在揀選座位時 mark 定「最穩陣座位」,譚文豪如此建議:「以飛機的頭、中、尾來比較,機艙中間、即是機翼的位置,原則上較平衡。大家可以幻想一個搖搖板,中間支點所在,波動一定最細。」
去到邊 Share到邊~立即記錄您的生活足跡!

↓經典日產四驅車/夏天配有獨立冷氣/設置好車頂營連車邊天幕↓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