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個位於吉隆坡市中心 ICC PUDC 的熟食市場,其實是吉隆坡僅存的舊式市場,燕美街市的翻版。燕美街市原名為「Pasar Baru Bukit Bintang」,當地華人稱市場為「巴刹」(Pasar),所以又被叫作「燕美巴刹」。由於城市發展,經歷 28 年的「燕美巴刹」在 2016 年中也搬遷到室內市場 ICC Pudu。
ICC Pudu 大部分的檔口都是由「燕美巴刹」搬遷過來,檔主和客人也多為華人。政府雖特意劃分一部分的檔口畀馬來人,但那邊明顯人流較少,有很多空置的攤位。導遊解釋,因為馬來西亞是回教國家,回教徒不吃豬肉,也避免看到豬肉屠宰過程,所以也很少到華人的市場。
這裏的營業時間只是早上 5:30 至下午 2 點,大部分人都是來食早餐,10 點之後的人流最旺。而且由於馬來西亞星期一不賣豬肉,這個華人為主的市場也在星期一休息。
【延伸閱讀】一嘗馬來西亞最貴河魚皇 $2,000 一公斤
【延伸閱讀】全新景點!馬來西亞海中心驚現「天空之鏡」
入到 ICC PUDC,便有一種香港街市熟食中心的感覺,入面有不同的熟食檔口,買完隨便找個空位就可以開餐。呢度雖然少了舊「燕美巴刹」地道風味,但環境更乾淨企理,食檔也是由「燕美巴刹」搬遷過來,環境雖然不同,但依然可以搵番當時的味道。當地導遊就向我們推介了 3 個「燕美巴刹」傳統早餐:阿榮哥海南茶、雞絲河和手工板麵。
#1 阿榮哥海南茶
導遊第一時間推介這間源自 1964 年,經營了 5 0多年的阿榮哥海南茶。阿榮哥海南茶在上年 5 月底從燕美市場搬遷到這裏,就在一入門口的右手邊,這裏的舖位更大,更和其他攤位合作,店內還有雲吞麵、咖喱麵、豬腸粉等,不過大多人都是衝着阿榮哥的海南茶而來。
海南茶,其實是香港人所叫的鴛鴦,奶茶加咖啡,但味道和香港飲慣的茶餐廳鴛鴦也不盡相同,是這裏才飲到的味道。其實海南茶是由阿榮哥的外父自創,一開始只是和朋友分享,後來愈來愈受歡迎,便慢慢發展成食店,現在已經傳至第 2 代。至於為甚麼叫「海南茶」?原來因為阿榮哥的外父是海南人,便直接把這杯自創的茶命名為「海南茶」。
阿榮哥的另一個招牌——咖央多士,多士塗上用糖、椰漿和雞蛋製成的咖央醬,再加上薄牛油,處於半溶狀態,不太甜也不太膩。師傅做到冇停手,目測不用 10 秒便完成一份咖央。
鋪位:G-85
價錢:咖央多士 2.4 馬幣,海南茶(冷/熱)2.4 馬幣
#2 Hailam (coffee & seafood steam pot)
這間食店不是由燕美市場搬遷過來,上年 9 月才在這裏開業,但已經吸引好多新客仔,當日導遊也大力推介這碗雞絲河。他們主打來自怡保的正宗菜園雞,每日新鮮劏,可以配飯、河粉,或買整隻雞。老闆表示高峰時期一日賣出 30 至 50 隻雞。
鋪位:G-1
價錢:雞絲河 7 馬幣,8.5 馬幣(自選部位)
#3 華女手工板麵 Pan Mee
在馬來西亞華人社區很常見的板麵,其實來自客家,原本叫「刀麻切」,傳到馬來西亞後才被叫作「板麵」,聽個名以為是一片片的麵,原來有粗麵、幼麵和麵粉茶粿,麵條都是即叫即製,即場把麵糰放入製麵機切成麵條,而麵粉茶粿則是人手逐粒搣出來的麵糰,煮的時候再捏扁。
麵粉茶粿板麵,每一塊麵都是人手捏成,形狀不同,厚薄不一卻有獨特的口感,而且麵質彈牙。湯底加了豬肉碎、冬菇、木耳、鹹魚仔等,提升鮮味。
鋪位:G-22
價錢:手工板麵 6.5 馬幣
ICC PUDU(前燕美街市)
地址:Jalan Kijang, Pudu, 55100 Kuala Lumpur,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營業時間:5:30am-2pm
鳴謝:永安旅遊
↓立即睇打卡熱點/地道隱世美食/必買手信等!↓

↓ 照顧哂您成個護膚程序!打造亮白光感肌! ↓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