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詠春,你可能會想起中國功夫或電影「葉問」;但在香港,居然有位澳洲人十分熱愛詠春,甚至開設了全港最大的詠春學校之一!一位外國人到底是如何和中國傳統武術扯上關係?今次就帶大家認識詠春大師Nima,他大有來頭,是葉問的徒孫!他來港17年,他的詠春學校目前已經擁有超過300位學生,故事可謂非常傳奇。
Nima是伊朗裔,由出生直到九歲都在生活伊朗一個叫設拉子的城市,他出生在伊朗革命後的幾年,而當時正值在伊朗和伊拉克的8年戰爭中間;因為伊朗的戰亂,Nima的家人隨著移民潮便移民到澳洲悉尼。Nima說初到澳洲時有很多不習慣,無論是天氣、文化、語言、食物等他都很不適應;加上當時他在澳洲居住的地方治安比較混亂,街頭有很多暴力、打架,因此他希望學一些武術來保護自己。當時他打開黃頁,剛好最大的廣告便是一間詠春學校的廣告,他便決定去學習詠春。
當時Nima跟隨的師傅是葉問大弟子徐尚田的徒弟—馮傳強。Nima在澳洲跟隨馮師父練習一段時間後,偶爾在一個研討會上遇上徐尚田師傅,當時徐師傅邀請一名觀眾上台示範,於是Nima便舉手自告奮勇上台,他憶述但當徐師傅在台上把手壓在他手上時,他感覺有30公斤的力壓在他手上,他感到非常震驚!當時他無法相像為何一個70歲的瘦削老人可以有如此大的力量,當刻他便下定決心要跟隨徐師傅習武,因為他認為在澳洲沒有人能教他如何達到徐師傅的程度及獲得那種力量。
然而當時徐師傅的師門並非「自出自入」,需要獲得推薦信才能跟隨徐師傅習武,幸得當時馮師傅亦支持Nima跟師公習武,為Nima寫推薦信,於是Nima便隻身到香港跟徐師傅學習詠春。Nima在澳洲時已看不少香港功夫電影,在澳洲的唐人街亦認識了不少香港朋友,因此他對香港文化也算比較熟悉,但他也坦言初到香港時仍然有很大的文化衝撃!他說在澳洲近郊,基本上4時所有商店都關門了,5點大家都下班去散步,6點連便利店也不開門!但香港就像不夜城一樣,無論任何時候都非常繁忙,而且當時他住在旺角女人街旁的一間青年旅館,當時有位檔主告訴他:「你知道嗎?如果整幢大廈的人都下來的話,這條街就會沒有位置可以站了。」而且當時整條街還夾雜了不少氣味,例如是臭豆腐等,他說整個感官都被擾亂了。
但這些適應問題對他來說都不算辛苦,因為Nima說他是為了學習詠春而來,即使當時日練6小時,他一點都不覺得辛苦;他熱愛訓練,每次徐師傅一打開門,Nima總是已經站在門口,有時Nima更自己提早3小時練習,一天練9小時也是等閒事。他笑說,如果他知道當天將會掛起8號風球的話,他會故意提早到學校,好讓自己能「困」在學校訓練,直到學校關門。他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吃飯、訓練、休息,每日重覆,他說他喜歡這種生活,因為他已經活在功夫裏面了。
在跟徐師傅習武幾年後,Nima決定回澳洲打包,全心移民到香港繼續跟徐師傅學習,誰知在回澳洲前的一晚,徐師傅的一句說話居然改變了Nima的一生。Nima憶述,當晚有數個學生和徐師傅圍在一起聊天,突然徐師傅問他:「你打算甚麼時候開始收學生?」現在其他學生都很驚訝,Nima也被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嚇倒,他回答:「我已經在澳洲有教人了。」徐師傅說:「不,我意思是你甚麼時候開學校?」他當時便開始思考,原來徐師傅希望他出去教別人,於是這便成為了他的動力。
在08年,Nima和他的同門師兄弟便決定開始詠春教學,他坦言當時環境非常困難,因為大家都辭去了自己本來的工作,在沒有存款的情況下開設詠春學校。一開始他們租不起地方,只能在公園、天橋底等地方進行教學,有時甚至只有一罐吞拿魚及一碗白飯便成為了當天的食物。他慶幸當時徐師傅十分支持,有時即使已經付不起學費,徐師傅也說「不要緊,有空再付」,直到他們的學生愈來愈多,他們便成功建立了全港最大的詠春學校之一。
而Nima亦在這裏遇到他的妻子,組織了一個幸福的家庭。他說雖然自己曾待過很多地方,但最長時間的是香港,在香港生活已經佔了他人生一大部分的時間,他亦深深愛上這個地方。現在即使他重遊旺角,再聞到臭豆腐的味道,也會令他感到在家的感覺,香港已經成為他的家了。
Mindful Wingchun
地址:11-15 On Lan Street, 8/F On Lan Centre, Central
兒童學校:https://kidsmartialartsclasses.hk/
網上學校:www.mindfulwingchun.online
↓ 社群地圖企劃!立即入APP參加!↓

↓立即睇打卡熱點/地道隱世美食/必買手信等!↓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