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橋曰】語文能力要多好才可以去流浪?
流浪一週年正式過去,是時侯談談流浪時學到的事。
跟一個中學同學談長途旅行時,他說自己的英文水平不夠好,擔心到外地語言不通,遲遲不肯開始自己的行程,我知道他是想到澳洲走一走,或許是一場 Working Holiday ,又或只是順著心情遊走。是時侯分享一下雁橋的經歷。
【延伸閱讀:外旅必備!Google新增鏡頭繙譯App 對準照片譯出20種語言】
【延伸閱讀:港人遊日不失禮! 出發前惡補日本飲食、手信、語言文化】
先從結論講,世界旅行不需要很好的語言技巧。
雁橋本身會考英文、中文都是拿 E (枉你還是記者出身),HKAL 英文會話成績拿 F ,大學修讀普通話重讀兩年,參加普通話國家水平考試以低飛成績過關,唸中文系所有語言、文字的學科都拿 C+ ,有輕微的讀寫障礙情況,我想已經夠普通了吧?這樣的我在記者年代曾到美國、英國、西班牙、德國進行採訪,在環台時說國語被人說有北京腔而不是香港腔,也用不怎麼樣的西班牙語水平走了一圈南美州。
能夠行雲流水的進行溝通當然好,然而要達到溝通的最低門檻並不難。就像我在南美的時侯吧,隨身都會有 Google Translate 離線版與紙筆,說不懂的就靠寫、靠拼,在美國聽不懂當地英語只好多問幾次,用簡單的詞彙句子表達自己,盡力將所想表達得到位。
有時我們在外變成了啞巴,是因為我們怕出醜,怕我們港式英語貽笑大方。事實上東歐、法國、意大利人的英語比我們更不怎麼樣,南美有很多城市用英文完全溝通不能,要相信香港教育之下,我們的英語水平是足以表達;俗套的說一句 Com’on James ,要走出自己的 Comfort Zone。
有一晚在馬爾他跟各地的朋友聊天,談到荷蘭人的英語水準實在不錯,原因是他們看 Simpson 或是海棉寶寶都沒有當地翻譯,看電影、電視劇很多時侯亦是「原汁原味」;而波蘭、捷克看電影是雙語頻道:當地語言 + 英文同時播放,能夠聽得清楚耳力還真是相當厲害,還有韓國的朋友告訴我他們教育中口語跟聆聽沒在考試內,因此他們能讀能寫,會話卻不怎麼樣。
在那一晚的圈子中,有位在瑞士工作的法國朋友說我的英語口音很標準,我不知是恭維還是開玩笑,只知道那天我們都醉酒到天明,再坐上飛機各自各的展開旅程。
我的故事還有很多可以分享,今天說到這裡啦。
你們又準備好自己的旅程了嗎?
原文刊載自 雁橋曰-anserbridge.info Facebook專頁 / 雁橋曰-anserbridge.info網站
本篇圖文獲作者授權刊登,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3. 20大港人最愛獨遊的地方! 頭3位一個女生可以安心出發
5. ANA 2大貼心服務! 推17種語言溝通版、寵物專屬座位
去到邊 Share到邊~立即記錄您的生活足跡!

↓ 照顧哂您成個護膚程序!打造亮白光感肌! ↓


發表回應